陈顺林: 关于“衔接式”教育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4-07-31 浏览量:78
在中国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十二载,虽专注于高中讲台的一隅,但我却有幸见证了无数学子从青涩少年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大人”的辉煌历程——帮助他们跨越了高考的门槛,走进大学,继而步入社会,之后成家立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生篇章。这一路的陪伴与观察,让我在教育实践中,洞察到了中国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衔接式”教育模式。
从美术教育来说,如何做到“衔接”,这是从儿童教育、中学、大学的人生“三步曲”,这三步曲重中之重是个人意愿的“选择”,往往我们的教育出现这个阶段期属于“盲区”。从幼儿园开始,中国式家长希望的优秀,往往都是以“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参照,偷懒的家长以“他者标准”衡量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独特性与自我选择的重要性。这往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进行深度沟通。
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近期,我陪自己三岁半的孩子,同时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孩子一个周24小时在父亲身边,她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比如“发脾气”、“成人化思维”、“不喜欢”、“不满意”、“哭闹”用很多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所求。但当她与母亲沟通时,这一切都会被孩子自我“掩盖”,呈现出可爱、活泼、阳光的一面。
幼童在不同监护者身边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为我们揭示了人性中一个微妙的心理现象:当我们在意的人面前,人类会表达最好的一面,然而长期相处的对象,则会“肆无忌惮“完全暴露本性。这个案例父亲像是“家庭教育”,母亲类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完完全全知道孩子原本的样子,“学校教育”只有学校课堂表现、师生与同学关系的“融洽”做出判断。往往学校教育的判断都是“正向”而“阳光”面。“家庭教育”也就是孩子的“阴暗面”或者说“本性”。所以我提出“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衔接”,让孩子的教育得到“正向”引导,同时在“融合”的语境中寻找孩子的“优势”,在优势中确立“学习方向”,找到孩子“热爱”及“擅长”点。
小学教育与社区、寻觅兴趣的衔接
当孩子进入小学,我深信融入“中国式传统精英教育”尤为重要。系统研习《论语》、《大学》、《中庸》及《三字经》等国学经典,不仅能够为孩子的精神世界奠定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石,更能在其心中种下正心修身、厚德载物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加强“思维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为孩子的未来创新思维储备宝贵的“思维货币”。
家庭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应当是一个持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专注于挖掘孩子独特的个性与潜能。家长需以不懈的耐心与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拓展兴趣,让每一个不同的闪光点都能得到滋养与绽放。同时,学校教育的准确引导也至关重要,它应当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共同筛选出孩子的“兴趣点”与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其未来的“专业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础。
同时“社会课程衔接”,让学校教育与社区衔接,让孩子更早的认知到“社会”,同时让学校与社区成为能互动的教育基地,这样孩子们不仅仅能学校教育知识,还能从社区中寻找的自己的天赋与兴趣点。
初中阶段的“选择”衔接
当前,“初升高”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源于孩子们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时,就被迫面对以“分数”为单一标尺的未来选择,孩子们需要在缺乏对社会及高等教育体系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这种“一刀切”的机制,无疑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恐慌与无力感的蔓延,造成成长过程的扭曲。
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唯有衔接小学与初中的培养方式,在小学阶段完成兴趣点与专业或职业导向培养,“初升高”的恐惧与无力就能迎刃而解。
以“糕点师”为例,若孩子自幼便对烘焙充满热情,我们应鼓励并支持其在学校与社区中进行深入学习与实践。通过小学阶段的兴趣培养、初中阶段的技能深化,乃至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孩子将能够顺利步入职业技术学院的糕点专业,进而开启从大专到本科,乃至技能研究生、技能博士的深造之路。这样的“衔接式”教育模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成才通道,也让我们的社会与教育体系更加包容与开放,真正实现了“行行出状元”的美好愿景。
高中与大学“基础专业”的衔接
当前高中教育普遍侧重于常规学科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导致学生宝贵时光的“闲置”。如果学校教育导向明确能与大学专业学习衔接,这三年将会扎实基础指向大学专业方向,这样孩子们从高一开始,就选择兴趣与专业方向的目标,目标锁定后,按部就班地指向专业方向学习,与上大学专业无缝衔接,基础扎实高中阶段就可以以专业语文、历史、数学+基础论文成果来进行录取,,挑选精英人才。语言在智能科技来临时将面临踢出学科。因为智能听课翻译眼镜已经诞生,完全可以取代“翻译”功能。语言学习可能走向“语言史”方面的研究,还有热爱与探索语言的孩子选择。
所以这样的筛选方式,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将时间浪费在非核心课程上,还能提前为他们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实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
进一步而言,若能将这一培养体系延伸至研究生与博士生阶段,形成从高中至博士的连贯教育体系,那么学生便能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学习。这样的深度积累,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成为一等一的专家,更为其后续的创新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
我个人认为大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并不在培养时间上的长短,问题是在“学科思维”的建立。任何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应该是解决基础的积累,在基础中寻找到一个研究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思维逻辑,学科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发现,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创作,即可毕业。博士生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延续研究生教育点的衔接,在博士课题研究阶段形成“学术面”与社会生活紧扣的扩展研究,同时在“专业的面”寻找到自己研究方法与研究思维系统,能横向、纵向地类比本学科的可能性,以生活和社会实践为抓手,完成自己的论文与自我观点论证,以此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而非具体划定学习时间而解决培养问题。
博士毕业与社会生活衔接
博士毕业之后,其实我们更多的孩子面对的是工作环境磨合与社会角色的确立。学术精神与社会生活的交融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旦错过这个时期的坚守,进入工作岗位后学术精神沦丧,“啃老本”足以完成工作任务,日积月累丧失科研初心。所以我提出工作角色与社会角色课题研究,是真正意义的“守初心”才能成为卓越的研究者,持之以恒推进“学科创新”才有可能达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未来才可能产生杰出人才。
上一篇 : 恭喜姜嘉硕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
下一篇:没有了!